娱乐八卦 全网搜索 首页

首页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短剧 新闻 图库 明星 剧情 演员 角色 专题 节目 榜单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新闻娱乐八卦列表

《光荣与梦想》让“伟人”回归“凡人”

来源:胡萝卜影视网 责任编辑: 更新时间:2023-11-22 09:17:45人气:1879

视频光荣与梦想

状态:已完结

年代:2021

主演:唐国强,侯京健,黄晓明,佟瑞欣,刘劲,张桐,吴刚,马少骅,王劲松,高圆圆,李小冉,王丽坤,李晨,倪大红,聂远,李乃文,马元,郑恺,冯雷,高伟光,张一山,关晓彤,曹可凡,郭涛,王晓晨,姬他,于震,印小天,大左,黄觉,屠洪刚,张晞临,田小洁,刚毅,寒青,来喜,王韦智,任正斌,王奕盛,朱宏嘉,谭峰,萧松原,卫仑,达式常,王诗槐,胡亚捷,郑昊,谭凯,孙宁,吴晓东,陈都灵,郭晓峰,曹克难,赵波,刘沙,黄品沅,姚居德,林麟,伊丽媛,杜娟,徐光宇,林江国,曹磊,王天辰,陈野,曹骏,范雷,史鑫,于济玮,吴昊宸,曾红生,陈

更新时间:2025-03-04 21:47:08

简介:  20世纪初的旧中国,军阀割据民不聊生。湖南青年毛泽东积极投身革命运动,在李大钊、陈独秀指引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,参与了创建中国共产党,工友赵语迟一路追随,并与陈独秀门生厉春风成为至交。蒋介石叛变革命,厉春风投入了反动阵营。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挺进井冈山创立了根据地,赵语迟成长为革命战士。蒋介石连续围剿苏区,毛泽东在党内遭受排挤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,红军被迫长征。长征路上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领导地位,挽救了党和红军。日寇侵华,中共团结全国各阶层取得抗战胜利。蒋介石发动内战剿共,毛泽东指挥解放军三大战役把蒋介石赶到台湾。美帝卷土重来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,毛泽东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,三年浴血奋战打败美帝,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真正屹立在东方。
第1张图片
第1张图片
第2张图片
第2张图片

导演刘江讲戏

明年,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即将到来,多部主旋律献礼影视作品也被提上了日程,《光荣与梦想》就是代表作之一。近日,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横店片场专访该片导演刘江,追求“艺术真实”的刘江将这一原则贯彻到了《光荣与梦想》拍摄的方方面面。

在实操中,刘江带领创作团队希望创作出一个让观众相信的“真实的故事”,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把领袖人物们艺术地真实化,试图将“伟人”回归“凡人”。在刘江看来,“伟人”首先得是一个“凡人”,只是他在重要的关头做出了“不平凡的选择”,所以,只有把“伟人”降到“凡人”的视角来拍,观众才会真正理解和感受到“伟人”在做出“不平凡的选择”时的不易,从而真正明白“伟人”的伟大。

细节

为12场戏搭建“黄埔军校”

北青报:《光荣与梦想》的拍摄进展怎么样?

刘江:《光荣与梦想》于今年7月1日横店开机,为了完成巨大的工作量,启动了3个组同时拍摄,目前已经完成将近三分之二的进度。剧中真实历史人物超400人,场景多达700多个,还有反季节拍摄,这些都增加了拍摄难度。目前在横店拍摄,10月10日左右,转到延川,再转到北京天漠拍,然后再变成小分队进行部分拍摄任务,算是比较顺利。

北青报:剧组是怎样从史料当中去挑选特别值得拍的故事的?

刘江:我必须得说实话,疫情让我们有时间在家认真地复习党史,没有这半年的准备,我觉得拍摄不会像这次这么从容。我们这次的原则还是要创新——内容新、手法新、审美新,我觉得审美可能是最主要的。我们在内容上尽可能去拍一些过去没有涉猎过的,比如说这次“一大”的那些细节,我们用3集内容来表现,细到每一天做什么都有表现,每个人物都很生动。

包括黄埔军校的校园生活过去也是没有人表现过的,我们为了拍黄埔军校,搭了一个“黄埔军校”,总共才12场戏,就搭了一个学校。

在拍摄中我们运用大量科技元素完成一些视觉特效,比如说8万人的红军长征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行军规模,我们会用特技手段做出一个长镜头来表现。然后湘江之战,有水下摄影、飞机轰炸等,视觉方面都是过去的戏里面不会有的。

特色

用唯美手法打造“史诗”

北青报:演员在还原历史人物上有什么特点?

刘江:《光荣与梦想》有名有姓的人物200多个,重要角色40多个,非常重要的至少有10个以上。每一个都应该是最佳选择,像饰演毛泽东、周恩来(刘劲 饰)的演员都是我心目中的最佳选择,我也很幸运遇到了他们。

这次我一直跟所有的演员表达一个概念——一定要求神似,而不是形似。当然形似是很重要的,但是我们塑造人物不是让你演一个替身,我们要去塑造一个伟大的灵魂。所以我跟每一个到组的演员说,从你的内心里面找这个人物,而不是向外求这个人物,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创造出一个能够跟观众有感应的角色。

北青报:你觉得《光荣与梦想》最想要向观众传达什么?

刘江:这个戏处处见人、见人性,尽可能处处见诗意,就是说手法上尽可能用一些比较唯美的手法打造“史诗”,用尽量凝练的手法去展现这个鸿篇巨制。对细节的捕捉,不仅体现出我们对钻研党史所下的功夫,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秉承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体现。

追求

打动创作者就能打动观众

北青报:这样一部历史正剧该如何吸引年轻人?

刘江:这个问题我已经被无数次问及。我没太想去迎合年轻人,而是想去影响年轻人。我觉得一个好的影视作品,它可能最终其实拼的就是审美,技术都差不多。你的审美、思考、见地有多成熟,或者有多尖锐、多可笑,它都会展现出来,所以我做好自己就行了。影视作品能打动创作者自身,就能打动观众。

文/本报记者 王磊

相关内容